在全球經濟不斷震蕩和地緣風險疊加的背景下,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蹄疾步穩,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已從“量的積累”階段邁入“質的轉變”階段,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持續增強內生動力和激發創新活力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以來,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市場規模一直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態勢,即使界經濟面臨諸多挑戰的情況下,市場規模依然逆勢而上,2023年市場規模達8200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4%。但自2024年年初以來,內需疲軟、消費低迷、綜合物價持續下滑,已顯著影響黃金珠寶首飾消費市場。世界黃金協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金飾需求創下2009年以來的同期最低紀錄,降至86噸,經歷2023年“爆火”的珍珠也開始消費降溫,逐漸回歸。鉆石、彩色寶石、翡翠、和田玉等珠寶品類市場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回縮。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已從從高速轉為中高速發展,如何提高發展內在動力,著力擴大市場需求,實現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的轉變,成為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除和田玉和珍珠外,我國大多數黃金珠寶首飾原材料進口依賴程度較高。雖然我國連續17年為全球第一產金國,但仍不足以滿足國內黃金市場需求,進口金是我國最大的黃金供應源。我國淡水珍珠產量雖穩居世界第一,但產值卻不到世界珍珠總產值10%,高品質淡水珠和海水珠幾乎都被、日本、法屬波利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壟斷。鉆石、祖母綠、藍寶石、紅寶石等重要寶石品類雖有產出,但產量及品質均不足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翡翠更是完全依賴進口。換而言之,我國珠寶產業雖在需求市場發揮行業主導作用,但高質量黃金珠寶玉石原材料供給嚴重依賴進口,出現供給地位與需求地位嚴重錯位的的行業怪象,一旦供應受阻,較易引發價格震蕩,影響我國黃金珠寶首飾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及韌性。
我國黃金珠寶首飾生產設備、生產技術在初期幾乎完全依賴外資引入,以“三來一補”加工形式為主,經過多年發展,現已進入集群化、數字化、專業化設計及加工時代。深圳水貝和廣州番禺更是成為全國最大、發展水平最高、產業鏈最完善的黃金珠寶首飾加工聚集區,培育了周大生、周六福、百泰、粵豪、TTF等眾多本土珠寶零售和批發品牌。然而,我國黃金珠寶行業在價值生產、價值傳遞和價值創造等諸多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事實上,黃金珠寶首飾行業的原材料、精密加工、檢測設備、高凈值銷售環節為發達國家所控制,我國珠寶企業承擔著低附加值的加工、低凈值銷售環節。如何破解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低端鎖定”困局,是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經過40多年的經濟增長奇跡,已悄然進入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解決內在發展動力不足、供需不平衡、國際市場話語權缺失、價值鏈低端鎖定等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珠寶行業應更加注重站在全球化的視角進行戰略規劃,在新興市場中找到新的增長點,更好地提振消費和擴大內需。一方面,“千禧一代”(1982年1994年出生)和“Z世代”(1995年2009年出生)正成為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珠寶企業應關注和拓展年輕一代的黃金珠寶首飾市場氧化鋯珠,有利于為黃金珠寶首飾市場挖掘更多市場機會。另一方面,珠寶企業還需重視名品、高端貨的精細化營銷,精準定位服務更多中高端消費人群,有助于發揮中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增長的引擎作用。
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已從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今后應進行從珠寶制造轉向珠寶創造的產業。在技術創新層面,全國范圍內推廣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微光與紅外技術等寶玉石加工新技術、新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在產品創新層面,珠寶企業需另辟蹊徑,建立創新型文化珠寶品牌,借助獨具東方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黃金珠寶首飾設計不斷注入創新動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和發展。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珠寶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黃金珠寶首飾企業應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生產流程進行智能化,實現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銷售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此外,行業協會或地方還可通過數字技術和信息服務,快速整合技術、資金、市場等要素,將其運用到黃金珠寶首飾生產、設計和營銷環節,幫助推進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建設。
(四)處理好綠色生產與的關系,助力黃金珠寶首飾行業走綠色、、融合、安全發展之
作為與自然資源掛鉤的特殊大商品,黃金珠寶首飾從原材料開采到終端消費,均有可能損害生態效益。我國黃金珠寶首飾企業在節能減排、、社會責任等領域進行了一些有益嘗試,且初見成效,如山東招金集團將ESG貫穿于上游的金礦資源勘查和采選,中游的冶煉、精煉,下游的消費、回收環節,浙江省諸暨市積極推廣“室內數字化養殖”“清水養殖”“大棚養殖”“尾水凈化處理”等新技術新模式,促使淡水珍珠養殖模式從傳統粗放向科技化、生態化轉變。這些綠色環保模式的推廣與應用,既有助于提升黃金珠寶首飾的產品附加值和低碳競爭力,還有助于構建降碳、減碳、產品固碳的高效綠色產業生態。
(五) 注重黃金珠寶玉石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話語權重塑,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中國雖為全球黃金珠寶首飾市場的重要增長引擎,原材料及其定價權卻幾乎都掌握在其他國家手中,國際金價屢創新高、寶玉石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方面受到諸多。如何破解?首先,我國黃金珠寶首飾商家可與東南亞實力礦主、供應商共建珠寶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解決我國高端珠寶原材料供應不足問題。其次,供應鏈體系構建過程中,供需兩側協同發力,有效避免“潮涌現象”、供需不均衡、市場失靈等外部風險,降低產業鏈供應鏈斷裂風險。再次,在產業鏈融合發展方面,通過生產、加工、設計各個環節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來推動產業升級重塑,將中國珠寶產能優勢轉換成產值優勢,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躍升。
(六)激發黃金珠寶首飾產業帶經濟活力,為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
中國現已形成30多個成熟的黃金珠寶首飾產業帶,包括鑲嵌加工型特色產業帶(深圳羅湖等)、資源依托型特色產業帶(赤峰、遼寧阜新等)、資源整合型特色產業帶(河南鎮平、廣東四會、平洲等)。這些特色產業帶具有產業鏈條完整、企業數量眾多、加工工藝先進、交易市場繁榮等特點,不僅能為珠寶行業托底,還能成為推動珠寶行業長久發展的先行動力。“電商+產業帶”模式更是加快了黃金珠寶首飾行業數字化、規模化、品牌化轉型步伐,在推進鄉村振興和縣域經濟發展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珠寶行業高端設計人才和技術研發人員相對匱乏,導致創新能力和產品開發水平難以提升,制約了行業的長遠發展。珠寶企業應建立系統的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提升他們的設計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水平,為珠寶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珠寶類院校及科研單位應著力于為國家培養大批擁有寶玉石鑒定基礎、懂得珠寶市場一般規律、掌握必要管理技能、具有開拓創新的寶玉石高級人才,補齊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人才短板,為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總之,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在探索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珠寶企業唯有緊跟時代潮流,深挖文化底蘊,擁抱科技創新,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中把握機遇。展望未來,珠寶企業應堅定,乘風破浪,以更加創新和的姿態,再創輝煌。唯有如此,我國黃金珠寶首飾行業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繼續譜寫新的篇章。
【本文系2024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規劃基金項目)《超循環經濟視角下中國珍珠產業全球價值鏈增值和提升徑研究》的階段性)】
【第一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第二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第三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第四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